使用GIF上报的原因
向服务器端上报数据,可以通过请求接口,请求普通文件,或者请求图片资源的方式进行。只要能上报数据,无论是请求GIF
文件还是请求js文件或者是调用页面接口,服务器端其实并不关心具体的上报方式。那为什么所有系统都统一使用了请求GIF图片的方式上报数据呢?
防止跨域
一般而言,打点域名都不是当前域名,所以所有的接口请求都会构成跨域。而跨域请求很容易出现由于配置不当被浏览器拦截并报错,这是不能接受的。但图片的src属性并不会跨域,并且同样可以发起请求。(排除接口上报)
防止阻塞页面加载,影响用户体验
通常,创建资源节点后只有将对象注入到浏览器DOM树后,浏览器才会实际发送资源请求。反复操作DOM不仅会引发性能问题,而且载入js/css资源还会阻塞页面渲染,影响用户体验。
但是图片请求例外。构造图片打点不仅不用插入DOM,只要在js中new出Image对象就能发起请求,而且还没有阻塞问题,在没有js的浏览器环境中也能通过img标签正常打点,这是其他类型的资源请求所做不到的。(排除文件方式)
相比PNG/JPG
,GIF
的体积最小
最小的BMP
文件需要74
个字节,PNG
需要67
个字节,而合法的GIF
,只需要43
个字节。
同样的响应,GIF
可以比BMP
节约41%
的流量,比PNG
节约35%
的流量。
并且大多采用的是1*1像素
的透明GIF
来上报
1x1像素
是最小的合法图片。而且,因为是通过图片打点,所以图片最好是透明的,这样一来不会影响页面本身展示效果,二者表示图片透明只要使用一个二进制位标记图片是透明色即可,不用存储色彩空间数据,可以节约体积。